每经记者:淡忠奎 每经编辑:文多
“今年以来有好消息——碳酸锂价格已经大幅度回落,我认为今年价格大概率会保持在15万~20万元一吨。”6月9日上午,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大会上,全国政协常委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作了题为《推动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》的主题演讲,分享了对动力电池领域原料价格、技术创新和国际化等方面的最新判断和建议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现场注意到,苗圩谈起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如何面对未来竞争时表示:要把握好发展的主动权,在牢牢占据国内市场的前提下,积极稳妥开拓海外市场。与此同时,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品牌营销,避免低价同质化竞争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全国政协常委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 图片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建 摄
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
“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,带动了全球动力电池的发展。”苗圩列出一组数据,2022年,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17.9GWh,同比增长71.8%;与2021年相比,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从49%提高到去年的60%。
在他看来,这既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有关,也得益于良好的海外业绩表现。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大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稳步开拓国际市场,2022年动力电池企业累计出口68.1GWh。
比如,宁德时代、远景动力、蜂巢能源、亿纬锂能等多家电池企业均加快了国际化步伐,提升海外车企配套能力;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位的企业中有六家是中国企业,其中宁德时代连续8年稳坐全球第一的位置。
不过,与此同时,欧美国家也正在加快培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,保护主义有所抬头。苗圩进一步指出,应当进一步提升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竞争力,“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未来竞争中,要把握好发展的主动权,在牢牢占据国内市场的前提下,积极稳妥开拓海外市场。”
如何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?
苗圩认为,首先是要通过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。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近40%,未来动力电池仍需进一步降低成本。业内专家普遍预计,100美元/kWh的动力电池成本是电动车与燃油车成本角力的临界点。“只有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,动力电池成本降至100美元/kWh,电动汽车才能真正实现与燃油车的竞争。”他说道。
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、设计和结构技术逐渐成熟,特别是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,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其次,坚持创新驱动,做好下一代电池技术储备。为实现高能量密度、高安全性、快充、长寿命等诉求,技术创新是核心,更是关键。比如,系统结构创新方面,采用CTP、CTC、CTB等结构创新技术实现更好的电池与整车集成。
再者,还要加强电池上游材料保供稳价工作。按照2021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资料,我国锂矿储量排在全球第六位,但是盐湖锂具有较大开发潜力,特别是高镁锂比的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工艺潜力巨大,“据说这种工艺技术已经成熟,它的成本在每吨5万块钱左右。”。
“应该整合资源,加大工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,早日形成生产能力,还要落实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,加强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。”苗圩进一步指出。
促进绿色低碳发展
“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仍有很大不确定性,但应对气候变化、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。”苗圩认为,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中占比高,面向“双碳”目标,促进动力电池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重中之重。
在他看来,应该着重从动力电池规格标准、动力电池回收和构建碳足迹标准体系三个方面来发力。
一是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。“总体来看,电池规格尺寸还是偏多,适用性并不强。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,由行业组织动力电池企业修订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,减少规格,进行标准化生产。”苗圩认为,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工作。
比如,2018年,国标委颁布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》(GB/T34013-2017)国家标准中,动力电池一共有145种规格,包括圆柱电池6种、方形电池125种、软包14种。
他进一步指出,在安装设计不变的情况下,根据不同的续航里程和动力要求,提供不同的电池容量,以满足不同的需求。这种模块化的应用,在单体、模组端都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,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。
二是从电池前端设计就要考虑后端回收。当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态势,随之而来的就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。废旧动力电池如果不能被妥善处置,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风险,还会造成钴、锂等我国稀缺资源的浪费。
苗圩认为,应该对电池回收体系进行顶层谋划,由动力电池企业牵头,从电池前端设计就要考虑到后端回收,从产品设计源头就要考虑到电池易拆解回收,并给后端回收利用企业提供作业指导书,保障高效回收利用。
三是加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。一方面,这是国内电池企业“走出去”面临的现实需求,比如欧盟已经出台电池法规,明确要求2027年后电池碳足迹如果不能满足阈值要求,新能源汽车就不能在欧盟销售。
另一方面,中国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强国,实现电池低碳化发展、打破对新能源汽车是否绿色环保的质疑,引领全球动力电池产业转型,是义不容辞的责任,也是巩固产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。
“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协同,引导行业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,并与国际社会、与欧洲提前对接,以统一标准、实现互认,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链更好地‘走出去’。”苗圩表示。
每日经济新闻
标签: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