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国内很多马拉松赛事重燃战火,很多跑者都热情的投入其中,在某著名马拉松赛场上,传出几百上千人“破三”,我相信在这些马拉松赛事中,仍然有不少人面临着跑崩和受伤的局面。
比赛和日常的训练思想,训练习惯息息相关,是日常训练最直接的反应,长期观察不同的跑者,发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,那就是
新手重量,老手重时,高手重势。
(相关资料图)
对于新手,每次跑步都以跑了多少公里为标准,互相打听对方跑量是多少,这就是新手重量,容易陷入无限堆量的模式中。很多新手都是跑步顺了之后,越跑量越大,越跑越兴奋,不知不觉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,产生了伤病的隐患而不自知。还有些新手总是按着一种配速跑,缺少变化,每天重复进行着一种训练。
随着跑龄的增加,新手慢慢变为老手,他更加关注跑步的时长和时机,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跑步,才是科学运动,跑量只有与时长相结合,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。
老手都懂得在合适的时间点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状态的提升是逐渐的,要把握一年内的运动周期和季节变化的相关性,老手都会应时而动,除了必要的耐寒耐热训练,不会过多的做反季节的运动。
老手能牢牢的抓住影响跑步的关键因素,训练时长和最佳的训练时机。每个人在一天、一周、一月、一年当中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黄金时间段,只有在你的黄金时段做事才是最高效,最有效果。一天里的黄金时段,有的人是早上,有的人是下午,有的人是晚上。一周里的黄金时段,有的人是周初,有的人是周中,有的人是周末。不管是晨跑夜跑,还是下午跑,你要做的是在属于你的黄金时段去运动。
对于训练时长,每个人各有不同,在不同的周期内也各不相同,在基础期有氧训练时长会更长,在高阶期则要延长混氧和无氧耐力的训练时长。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老手,都会知道适合自己的每周运动时长是多少,一般都是以每周作为一个基本的计时单位,每周时长超多了要回调,不足要适当增加。
并不是说跑者水平高,跑的越快,时长就可以短,跑步是一种健身活动,它应该包含快慢长短不同的训练,不论水平高低,跑者应该综合的考察,科学的训练,这样才更有价值。
真正的高手都是重视趋势!并不是说跑量和跑时不重要,而是相对于跑量和跑时,对于高手来说,更重要的是趋势,要在何时起势,通过什么方式起势。
高手跑步多是顺势和造势,少数精英还会反击势中势。以比赛为例,如果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,高手往往不主动挑头,都是顺势而为,紧跟主力,在关键时间点,突然亮出必杀技,这就是顺势而为。拥有超群实力者,可以直接造势,以我为主,随时起势,扼杀对手于无形之中。
反击势中势,就是当比赛在不利于我的态势中展开,完全是一手烂牌,获胜的概率极小,高手要维持好自己的节奏不乱,还不能被对手的节奏拖垮,并积极寻找对手的弱点,甚至刺激出他的弱点,一招制敌,反败为胜。
跑步不是一种短时运动,而是一种需要坚守长期主义的运动,要有足够的耐心,不能轻易放弃。
跑步的蓄势有一个过程,类似飞机起飞形态,会有一个长长的蓄势待发的起飞滑行过程,积累到临界点,就会昂首飞向蓝天。
有一句话叫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,意思是指,学习的过程要用加法,越学越多,越学越好,掌握规律的过程要用减法,有用的东西越学越精,越减越少。
跑步的整个过程,无非就是蓄势与突破交替展开的过程,犹如一个人上台阶,蓄势一段就突破一级台阶,在新的台阶上继续蓄势。如此这般,跑步会变得简单,经过前期跑量和时长的积累,牢牢打下有氧基础,筑底成功之后,就会迎来体能的拐点,利用趋势的力量,爬升到新的高度。
高手特别善于利用趋势,从来不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,不会随波逐流,人云亦云,不承受捧杀,有自己的坚守和目标。
给人的感觉是高手平时都谨小慎微,中规中矩,甚至有点怂,到了比赛往往都有惊人的表现,让人不得不服。而有些平时叱咤风云,风风火火,大放异彩的跑者,一旦遇到艰苦异常的比赛,往往会趴菜,让人大跌眼镜,二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掌握好趋势。
比如,有些跑者比赛前的训练非常刻苦,但状态出早了,没有把最佳状态落到比赛日当天,也就是说在比赛日,他的最佳体能已经回落了,很可惜他的这波势头已经过去了。
跑步小白的成长路径大致是这样的:堆量+延时+蓄势+突破,经历多个这样的增强回路,跑者会越来越成熟,整个跑步生涯会得心应手。
一个小白,如果能做到科学运动和循序渐进,就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起势,实现突破,赢来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标签:
相关新闻